宋朝的脊梁

一个老学究

首页 >> 宋朝的脊梁 >>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我,大明长生者,历经十六帝 大秦:扶苏!手握三十万还不反? 我的军阀生涯 调教太平洋 死囚营:杀敌亿万,我成神了! 开局土木堡,大明战神有点慌 皇后请自重,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! 游戏民国 岳父朱棣,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 暴君总想生三胎 
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-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-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-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408章 平抑粮价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天佑三年,六月初,大名府城外。

绝望的阴霾似乎凝固了时间,每一口呼吸都带着沉重的焦灼。然而,就在这片死寂的边缘,几处新贴出的告示前,却罕见地聚集起了骚动的人流。不同于以往官府催税或征夫的冰冷布告,这些告示的纸张更厚实,字迹也更清晰,甚至配有简单的图示。

告示上方,赫然写着几个大字:“海外垦殖务工招募”。下面的内容,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流民来说,不啻为天方夜谭般的诱惑:

“招身体强健、吃苦耐劳之民,往流求、金山等地垦荒、做工。

待遇从优:

* 每日工钱: 壮劳力五十文起,技工另议(远超内地工钱数倍);

* 安家费用: 预支两贯钱安家费,可抵旧债;

* 食宿全包: 船上管饱,抵达后分配屋舍,口粮定量供应;

* 探亲假期: 每三年可享一次探亲假,假期三十天,路费由东家承担一半;

* 医疗保障: 随船配有郎中,地方设有医馆;

* 前景可期: 垦熟之地,可按功分田,永为家业!”

告示旁,设有简单的登记桌案,几个穿着干净利落、不像官府差役的人负责讲解。他们不厌其烦地回答着流民们将信将疑的提问:

“真的管饱饭?”

“真的给现钱?”

“流求在哪?金山远不远?”

“海上会不会有风浪?……”

起初,大多数人只是围观,窃窃私语,脸上写满了怀疑与恐惧。“海外”、“渡海”这些字眼,对于世代土里刨食的农民来说,意味着未知的危险与彻底的背井离乡。但“每日五十文”、“预支安家费”、“管饱”这些实实在在的条件,又像钩子一样,挠着他们饥饿的肠胃和绝望的心。

很快,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了。一个失去了土地、妻儿病饿而死的孤身汉子,挤到桌前,哑着嗓子问:“俺……俺就一个人,啥都没有了,能去不?”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,他颤抖着按了手印,领到了一张薄薄的、印着特殊标记的“工牌”和一小袋当即发放的干粮。他狼吞虎咽地吃着,眼泪混着饼渣往下掉。这个活生生的例子,瞬间点燃了人群的骚动。

“俺也报名!”

“带上俺一家子行不?”

“俺会木匠活!”

登记点前迅速排起了长队。希望,如同星星之火,开始在这片绝望的荒野上蔓延。

几乎同时,相州城内,诸葛家及其关联的工坊、商号也贴出了招工告示。

与海外招募的“画大饼”不同,这里的条件显得更为实际和紧迫:

“相州诸葛氏及各联号,急募工役,以工代赈!

* 壮劳力: 修缮水利、搬运货物,每日管两顿饱饭,另给十文钱;

* 手工匠人\/妇人: 肥皂分装、白糖封装、纺织缝补等,计件付酬,多劳多得,每日亦管两顿饱饭;

* 工作地点: 相州城内工坊及城外诸葛家庄园;

* 要求: 服从管理,遵守规矩。”

条件虽远不如海外优厚,但“以工代赈”、“管两顿饱饭”对于许多不愿远行、或家中有牵绊的流民来说,无疑是眼前最现实的救命稻草。尤其对妇女而言,有了一个能靠双手挣口饭吃的地方,意义非凡。相州城外的流民聚集点,也迅速出现了分流,一部分人开始向着诸葛家设定的招募点涌去。

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以漕帮帮主罗五湖为首的水路豪强势力,也几乎在同一时间,于河北东路各主要码头、城镇贴出了招工信息。

漕帮招募的范畴更广:熟悉水性的船工、能扛包的力夫、维护船只的工匠,甚至是一些有胆识、能跑腿的年轻人。待遇参照市场价,但胜在稳定,且背靠漕帮这棵大树,对于江湖漂泊惯了或有一把力气的人来说,吸引力不小。罗五湖此举,既是响应秦王的暗中调度,趁机扩充自己在北方的势力,也是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(无论是赈灾粮运输还是劳工输送)储备人力。

这三股强大的招工潮,如同三股巨大的漩涡,开始强力吸附着原本无序、绝望的流民群体。

效果立竿见影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——大名府周边乃至整个河北东路,人们对粮食价格的关注度,骤然下降了!

那些原本囤积居奇、等着发国难财的各地粮商,刚刚聚集到大名府周边,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。他们起初看到官府以六贯钱一石的高价少量收购粮食时,还心中窃喜,以为奇货可居,准备继续抬价。粮价一度被炒到接近七贯。

然而,好景不长。招工启事贴出后的第二天,涌入粮市的购买力明显减弱。流民们有了新的希望——去打工挣现钱,而不是死守着一点点施舍的稀粥等死。对粮食的恐慌性需求锐减。粮价应声下跌,从七贯跌回六贯,再到五贯半……

到了第三天,一场精心策划的“雷霆一击”终于到来。大名府城内最繁华的街市口,一家悬挂着“四海粮号”崭新招牌的巨大铺面,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隆重开业!铺门一开,伙计抬出巨大的价牌,上面用朱笔赫然写着:

“新到江南粳米,售价:一贯钱一石!限量供应,售完即止!”

“一贯钱?!”

这个消息如同平地惊雷,瞬间炸翻了整个大名府!所有人都惊呆了,包括那些趾高气扬的粮商。一贯钱?这几乎是太平年景的平价!在这大灾之年,简直是白送!

人群疯狂地涌向四海粮号,秩序几乎失控,全靠早已准备好的王府侍卫和衙役奋力维持。那些外地粮商先是目瞪口呆,随即气得暴跳如雷。

“这……这是搅局!是恶意压价!”

“四海粮号?从来没听过!哪来的?”

“他们有多少存粮?敢卖这个价?肯定是虚张声势!想逼我们降价!”

有头脑“灵活”的大粮商,恶向胆边生,召集手下,筹集巨款,嚎叫着:“买!给老子全买下来!看他能撑几天!等他没粮了,价格还得回到咱们手里!”

于是,诡异的一幕出现了:四海粮号的柜台前,一边是疯狂抢购的平民百姓,另一边则是几个大粮商派出的管事,挥舞着银票,叫嚣着要“包圆”。四海粮号的掌柜却是不慌不忙,笑眯眯地照单全收,只是严格执行“每人限购一斗”的规定,防止真正需要口粮的百姓买不到。

然而,这些粮商的算盘再次落空。他们“扫货”没两天,大名府知府宗泽突然发布告示:府库已拨付专款,委托“四海粮号”代为采购大批粮米,用于官仓储备及平粜。即日起,城内居民可凭里甲出具的凭证,每日按一贯钱一石的官价定量购粮。城外粥厂,亦将逐步增加米粮投放。

这一下,等于官府直接下场,用四海粮号的低价粮稳定了基本盘。粮商们想要垄断市场、抬高价格的企图,被彻底粉碎。

更让他们绝望的是,就在他们库存积压、资金链紧张、期盼着四海粮号“很快断粮”之时,运河上,连绵不绝的船队出现了!足足上百艘吃水极深的大型漕船,浩浩荡荡驶入大名府码头,船上满载的,全是黄澄澄的稻米!桅杆上飘扬的,正是“四海”旗号!

原来,陈太初早已通过王奎、罗五湖等人,将吕宋、南洋乃至金山提前囤积的粮食,通过海路运至登州、即墨,再换内河漕船,源源不断输送而来!之前的低价售粮和官府采购,不过是抛出的诱饵和佯攻,真正的杀招,是这深不见底的后继粮源!

看着运河上望不到头的粮船,那些原本不可一世的粮商们,面如死灰,如丧考妣。他们囤积的高价粮,瞬间成了烫手山芋。降价抛售?血本无归!继续囤积?只会烂在手里!一场精心策划的围猎,以猎物的全面崩溃而告终。

大名府的天空,似乎在这一刻,透出了一丝久违的亮光。

招工的希望,平抑的粮价,

如同两只强有力的巨手,

开始将这艘在灾难深渊边缘挣扎的巨轮,

一点点扳向生的彼岸。

而这一切的背后,

是那个在开德府守孝的秦王,

于无声处布下的惊雷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 赵氏嫡女 御女天下 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 女总裁的全能兵王 田野花香 官神 美女如云之国际闲人 都市最强武帝 很纯很暧昧 逍遥人生 重生之将门毒后 从水猴子开始成神 拒嫁豪门:少奶奶99次出逃 病树枝头又逢春 四合院:带着娄晓娥提前躺平 斗罗:绝世之光 道君 1949我来自未来 医道官途 
经典收藏名门艳旅 明朝那些事儿 谍云重重 大明: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 1949我来自未来 百炼飞升录 北雄 抗日: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 三国: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 曲速引擎爆炸,称霸地球副本 一把大狙闯大明 抗战:打造重装合成旅,决战淞沪 大秦:穿越大秦,始皇封我为国师 铁骨 大唐混子 带着某音去种田 我也是皇叔 三国:我吕布,白门楼开局 织明 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 
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 带着漫威回北宋 历史中的酒馆 大宋伏魔司 重回1950:我为国家造核弹! 郑锦: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 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 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 说好打猎养未亡人,你这都快登基了 苟活乱世,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 锦衣血诏 大明国师,教朱棣治国,朱元璋来听墙根 浴血山河 落魄县男: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? 玉符传奇 书圣?诗仙?首辅?没错,都是我 我权倾天下,全靠娘娘努力! 铁骑红颜:大秦霸业 寒门状元路 一身反骨,你叫我爱卿 
宋朝的脊梁 一个老学究 - 宋朝的脊梁txt下载 - 宋朝的脊梁最新章节 - 宋朝的脊梁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