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逸群紧紧握着手中的令牌,感受着它与自己灵魂深处的紧密联系,仿佛这两者已经融为一体。
他的步伐轻盈而稳健,如同融入了周围的阴影一般,毫无声息地穿越过那片连混沌气息都趋于沉寂的黑暗区域。
这片黑暗并非单纯的虚无,而是一种粘稠的、仿佛能吞噬一切光与声的终极寂静。
它像一堵厚重的墙壁,将外界的一切都隔绝开来,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宇宙的尽头。
脚下的地面也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,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某种巨大生物的体腔之内,给人一种诡异而不安的感觉。
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古老与威严,这种气息比之外界的神魔威压更加纯粹,更加贴近本源。
它就像是这片黑暗的核心,散发出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,使得张逸群的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。
然而,尽管周围的环境如此诡异和压抑,张逸群怀中的令牌却给他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安慰。
原本滚烫的令牌现在已经变得温热,这种温度就像是与亲人重逢时的那种悸动,让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。
随着他不断地前进,那股血脉相连的共鸣感也越来越强烈,仿佛令牌在引导着他走向某个重要的地方。
终于,在黑暗的尽头,出现了一点微弱的光芒。
这丝光芒虽然微弱,但在这片无尽的黑暗中却显得格外耀眼,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颗明珠,散发着希望的光芒。
那是一座极其简陋的祭坛,通体由一种非金非玉、呈现混沌色泽的石头垒成,不高,仅有三层。祭坛之上,别无他物,只有一具盘膝而坐的……骨骸。
这具骨骸通体晶莹剔透,宛如羊脂白玉一般,散发着淡淡的光泽。
它与张逸群在天机洞府中所见到的那具化神骨骸有几分相似之处,但却更为完美无瑕,仿佛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艺术品。
每一根骨骼都显得异常精致,线条流畅自然,没有丝毫瑕疵。
它们似乎蕴含着天地间的至理,流淌着淡淡的大道光辉,即使历经万古岁月的洗礼,依然散发出一种凌驾于众生之上的无上气韵。
张逸群凝视着这具骨骸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。
他仿佛能够感受到骨骸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和无尽智慧,这种感觉让他既敬畏又向往。
而在骨骸的眉心处,镶嵌着一枚指甲盖大小的混沌色晶石。
这枚晶石与张逸群手中的令牌材质完全相同,但上面的符文却更加复杂古老,仿佛蕴含着宇宙间的奥秘。
所有的指引和共鸣,最终都汇聚到了这具骨骸和这枚晶石之上。
张逸群深吸一口气,缓缓地朝着骨骸走去。他的脚步轻盈而谨慎,生怕惊醒了这沉睡万古的存在。
随着他的靠近,他能感觉到乾坤鼎在丹田内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嗡鸣。
这种嗡鸣声并非是对力量的渴望,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,似乎是悲恸与敬畏交织在一起。
而器灵小乾也变得异常安静,不再像往常那样活泼好动。它传递出一种肃穆的情绪,仿佛也在对这具骨骸表示敬意。
就在他踏上祭坛第一层台阶的瞬间,一股无形的力量如涟漪般荡漾开来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为之平息。
那具晶莹的骨骸,宛如沉睡千年的古玉,突然间绽放出温和却无法逼视的光芒!
这光芒如同黎明破晓时的第一缕晨曦,穿透了无尽的黑暗,照亮了整个空间。
在这耀眼的光芒中,一道虚幻、伟岸的身影缓缓浮现。这身影仿佛由无数法则符文构成,每一道符文都闪耀着神秘的光芒,交织成一幅浩瀚而古老的画卷。
尽管看不清面容,但那身影散发出的气息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威严和庄重。
尤其是那双蕴含着无尽沧桑与智慧的眸子,如同宇宙深处的星辰,静静地凝视着张逸群,仿佛能洞悉他内心的一切。
刹那间,一股浩瀚的意念如春风化雨般,直接涌入张逸群的识海。
这意念并非攻击,而是一段跨越了万古时空的信息流,其中蕴含着无数的奥秘和故事。
\"后来者……你终于来了……\" 苍老而平和的声音在张逸群的心神中回荡,仿佛来自远古的呼唤,带着岁月的沉淀和无尽的等待。
\"吾名,'启'。混沌之道的追寻者,亦是……汝之血脉源初。\" 声音继续在张逸群的脑海中回响,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,敲打着他的灵魂。
张逸群的心神剧震!血脉源初?!这具骨骸,这位名为\"启\"的古老存在,竟然是他的先祖?!
这个惊人的事实让他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,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念头。
“不必惊讶。”残魂的声音平静而温和,仿佛已经看透了张逸群心中的波澜,“乾坤鼎择主,并非易事。只有那些拥有大气运、大毅力,且与混沌有缘之人,才有资格成为它的主人。
而你,能够来到这里,唤醒我这最后一缕即将消散的残魂,这便证明了你就是我所等待的那个人,也是我血脉的延续。”
残魂“启”的目光如同火炬一般,穿透了张逸群的身体,直接落在了他丹田处的那尊乾坤鼎上。
这尊鼎在残魂的注视下,似乎散发出了一丝微弱的光芒,与残魂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。
“此鼎,名为‘造化’。”残魂的声音继续传来,“它并非是后天炼制而成的法宝,而是在混沌初开之时,由那孕育着一线生机的混沌之气所化。
它曾陪伴我征战沙场,也曾经庇护过我的族群……然而,在上一纪元的终末之战中,那场战斗实在是太过惨烈了……
我拼尽全力,最终还是无法保护好整个族群,只能带着鼎的核心碎片,逃入了这片即将寂灭的‘神陨之地’,留下了传承,期待着后人能够重新找回它的辉煌。”
张逸群心中掀起惊涛骇浪。乾坤鼎的真正来历,竟然是混沌初开的造化神器!而所谓的“神陨之地”,竟然是一个已经走向终焉的纪元坟墓!
“汝修行《混沌决》,当知混沌非止于包容,更在于‘演化’与‘归墟’。包容是基,演化是路,归墟……是宿命,亦是新生。”
残魂“启”的意念如同一股清泉,源源不断地流淌进张逸群的脑海中。
这些意念中所蕴含的知识,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辰,远远超出了《混沌诀》功法本身的范畴,直接指向了大道的根源。
张逸群瞪大了眼睛,全神贯注地聆听着这来自远古的教诲。他的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被颠覆了。
“包容是基”,张逸群若有所思地默念着这句话。
他意识到,混沌的力量并非仅仅是无限制的容纳和接纳,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包容。
这种包容不仅仅是对事物的接纳,更是对万物变化的理解和接纳。
“演化是路”,张逸群继续思考着。他明白,混沌的力量并非静止不变,而是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。
就如同宇宙中的星辰,虽然看似永恒,但实际上它们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。
“归墟……是宿命,亦是新生”,这句话让张逸群陷入了沉思。归墟,这个词对于他来说既陌生又熟悉。
他知道,归墟代表着混沌的终结,但同时也是新的开始。
这是一种宿命的循环,也是一种无尽的新生。
随着残魂“启”的意念不断地流淌,张逸群对于混沌大道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。
这些知识仿佛为他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,让他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宇宙景象。
这句话就像一道闪电划破夜空,瞬间照亮了张逸群心中关于天劫的谜团!
原来如此,他一直纳闷为何自己至今未经历天劫,现在终于明白了,并非是天道将他遗忘,而是那神奇的“造化鼎”蒙蔽了天机,再加上他身处这法则破碎之地晋升,才导致雷劫没有显现出来。
然而,正所谓“福兮祸之所伏”,虽然雷劫暂时没有降临,但劫力并没有消失,反而在不断地累积。
这就像是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,一旦他冲击化神境界,甚至更高的境界时,那累积的劫力将会如火山喷发一般喷涌而出,形成一场恐怖至极的混沌大劫!
这场混沌大劫的威能,绝对超乎张逸群的想象!
面对如此巨大的危机,他该如何应对呢?
答案似乎只有一个,那就是真正明悟混沌的真谛,只有这样,他才有可能在这场浩劫中觅得一线生机。
就在张逸群思考之际,对方的话语还在继续:“吾时间无多……这枚‘混沌源核’,乃是吾毕生大道所凝聚而成。
同时也是开启‘造化鼎’下一层封印的关键钥匙之一……炼化它,接受吾之最后的馈赠吧……”
那虚幻的身影原本是模糊不清的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开始变得明灭不定起来,就像风中的残烛一样,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。
突然间,一道微弱的声音在张逸群的脑海中响起:“小心……‘归墟’的仆从……他们并未在终末之战中彻底湮灭……他们在寻找……新的可以吞噬的世界……”
这道声音充满了恐惧和警告,让张逸群的心中不禁一紧。他瞪大眼睛,凝视着那逐渐消散的身影,试图捕捉到更多的信息。
然而,最后一道意念却变得模糊不清,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吞噬了一般。
尽管如此,张逸群还是隐约听到了几个字:“活下去……延续混沌的火种……”
话音刚落,那伟岸的虚幻身影像是完成了某种使命一般,彻底消散在空气之中。它化作了点点混沌光芒,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般闪耀。
这些混沌光芒大部分都融入了那枚“混沌源核”之中,使得原本就神秘的源核更加璀璨夺目。
而另有一小部分光芒,则如同最温柔的雨露一般,轻轻地洒落在张逸群的灵魂与肉身之上。
张逸群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渗透进自己的身体,他的灵魂和肉身都在这股力量的滋养下变得更加强大。
与此同时,祭坛上的那具晶莹的骨骸也失去了所有的光泽,缓缓地化作了一捧普通的尘埃。这捧尘埃静静地躺在祭坛上,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。
张逸群凝视着那捧尘埃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伤和沉重的责任感。
他知道,这个世界的命运已经落在了他的肩上,他必须肩负起延续混沌火种的重任。
于是,张逸群对着那捧尘埃,郑重地行了三拜九叩之大礼,以表达对这位曾经伟大存在的敬意和感激之情。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