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霞镇东行十里,青竹山便映入眼帘。
山不高,却满目苍翠,修竹成林,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而上,隐没在竹海深处。山风拂过,竹涛阵阵,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与宁静,与此前魔渊禁地的死寂压抑截然不同。
林凡一行人沿着石阶缓步而上。赵铁柱等散修在前引路,神色间对这片清修之地带着天然的敬畏。叶星辰跟在林凡身侧,显得有些紧张,又隐隐有些期待,手指不时触碰着怀中的木符。
林凡神识悄然散开,覆盖了整座青竹山。正如赵铁柱所言,山中灵气稀薄,仅比凡俗之地稍好,那掩映在竹林深处的慈航庵更是毫无灵力波动,确似一处纯粹的凡间庵堂。
然而,越是如此,林凡心中疑虑越深。一个可能与瑶池圣女“星眸”产生关联的地方,怎会如此普通?
行至半山腰,一座古朴的庵堂出现在眼前。白墙青瓦,不大,却收拾得十分洁净。庵门敞开,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低沉的诵经声和木鱼轻响。
一位身着灰色缁衣、面容清瘦的老尼正拿着扫帚,在庵前空地上缓缓清扫着落叶。见到林凡这一行明显是修士打扮的人,她并未露出惊讶之色,只是停下动作,双手合十,微微躬身:“阿弥陀佛,诸位施主莅临小庵,不知所为何事?”
她的声音平和,眼神澄澈,确无半分修为在身。
林凡上前一步,还了一礼:“师太有礼。在下林凡,听闻慈航庵颇为灵验,特来上香祈福,顺便……打听一位故人踪迹。”
老尼目光扫过林凡,在他苍白的脸色和略显紊乱的气息上略微停留,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叶星辰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光。
“原来如此。贫尼净尘,是本庵住持。施主请进。”净尘师太侧身让开道路,态度不卑不亢。
众人随她步入庵内。庵堂不大,正中供奉着一尊木质观音像,香案上青烟袅袅,气氛庄严肃穆。除了净尘,还有两名年轻些的尼姑正在佛前诵经。
林凡取过三炷香,在佛前点燃,恭敬插入香炉。他并非信佛之人,但此刻心中所求,唯愿苏婉安好,这份心意却是真诚的。
上香完毕,林凡看向净尘师太,斟酌着开口:“师太,在下想打听的这位故人,可能与一位名叫‘星眸’的女子有关。不知师太可曾听闻?或者,庵中可曾接待过一位时常来上香、身体不大好的女施主,她……或许姓叶?”他说着,目光示意了一下叶星辰。
净尘师太闻言,脸上平静无波,只是双手缓缓拨动着一串乌木念珠,沉默了片刻。
就在林凡以为她不会回答时,她忽然抬眼看着林凡,那双看似浑浊的老眼深处,仿佛有智慧的光芒闪过。
“星眸……已是过往云烟。至于叶施主……”她看向叶星辰,眼神带着一丝怜惜,“小施主,你娘亲,可是名唤‘叶瑾’?”
叶星辰浑身一震,猛地抬头,激动道:“是!师太,您认识我娘?”
净尘师太轻轻叹了口气,点了点头:“叶施主确是本庵的常客,心地善良,只可惜……红颜薄命。她最后一次来庵中,已是七年前了。”
她顿了顿,目光重新回到林凡身上,意有所指道:“林施主,你要寻的‘星眸’,与叶施主确有关联。但其中牵扯的因果,远非你眼前所见这般简单。有些真相,知晓未必是福。”
林凡心中一动,听出净尘师太话中有话。她一个凡俗尼姑,怎会知晓“星眸”之名?又怎会说出这番近乎警示的话语?
“还请师太明示。”林凡沉声道,“无论因果如何,在下必须知晓。”
净尘师太深深看了他一眼,又看了看一脸懵懂却隐含期待的叶星辰,缓缓道:“叶施主临终前,曾留下一物,托付于贫尼,言道若日后有缘人至,或可交予。贫尼观施主气息,虽带煞劫,却心念执着,或正是叶施主所言之‘缘’。”
她转身走向佛堂后方的静室,片刻后,捧出一个尺许长的、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狭长木盒。
“此物,是叶施主留下的。她说……此物与‘星眸’之源有关。”净尘师太将木盒递给林凡,神色凝重,“施主,福祸无门,惟人自召。望你慎之。”
林凡接过木盒,入手沉重,油布之下,隐隐透出一股极其隐晦、却让他怀中镇魂玉都微微悸动的古老波动!
他强压下立刻打开的冲动,对净尘师太郑重一礼:“多谢师太!”
净尘师太双手合十,低诵一声佛号,不再多言。
林凡知道,此地不宜久留。他留下一些金银作为香火钱,便带着满心疑惑的叶星辰和赵铁柱等人,迅速离开了慈航庵。
下得山来,寻了一处僻静山谷。
林凡布下隔绝禁制,这才小心翼翼地解开油布,打开了那个狭长木盒。
盒内并无他想象的功法秘籍或神兵利器,只有一截长约尺半、通体暗沉、非金非木的物事,其形如剑,却无锋无锷,表面布满了天然形成的、如同星辰轨迹般的玄奥纹路。
而在那“剑脊”之上,刻着两个古朴的小字——
“星陨”。
就在林凡目光触及这两个字的刹那,他怀中的镇魂玉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热!一股庞大而混乱的记忆碎片,如同决堤的洪水,猛地冲入了他的识海!
---
(第一百八十三章 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