潜水器还在往下沉,仪表盘上的数字一格一格跳着。
陈浩盯着右舷外的黑,刚才那股胸口被压的感觉已经没了,但他的手还停在半空,像是忘了收回来。
“粒子吸附没再发生。”娜娜的声音从后座传来,“但涂层记录到三次微弱共振,频率不一致。”
“意思是啥?”陈浩转头,“它又被摸了?”
“不是摸。”娜娜说,“是扫描。”
苏珊抬头:“谁在扫我们?”
“不知道。”娜娜调出数据流,“信号源不在声呐覆盖范围内,运动方向与我们相反,速度恒定。”
卡尔握紧操纵杆:“可能是洋流带动物体反射。”
“但轨迹是直的。”娜娜说,“持续十七秒,偏移角小于零点一度。”
舱里安静了几秒。
陈浩忽然笑了:“所以有东西在海底排队等我们过去检阅?”
没人接话。
他也没指望有人接。
这种时候讲笑话,就是为了不让沉默变得太重。
“先把导航稳住。”苏珊低头看屏幕,“磁场扰动比预计强,偏航了四度。”
卡尔切换到惯性定位:“靠地形标记修正,前面就是峡谷边缘,有个岩脊可以作参照。”
“那就贴着走。”陈浩站起来,“我去看外舱有没有留下啥痕迹。”
“你出不去。”苏珊说。
“我知道。”他走到储物柜前拉开抽屉,“但我可以看监控盲区。刚才那个粒子,要是真能穿涂层,说不定在外面留了印。”
娜娜点头:“合理。”
三分钟后,陈浩趴在观察窗上,手里捏着放大镜片。新潜水服的涂层在低压下泛着一层暗光,像湿石头刚被擦过。
“右边中段。”他指着画面,“这里有一小块颜色不一样,像是被蹭掉了一层。”
娜娜接入摄像头数据:“局部放大后可见细微划痕,呈平行排列,间距均匀。”
“人为的?”
“可能性高。”
苏珊皱眉:“谁能在水下几千米,用什么东西划我们的船?”
“先不管是谁。”卡尔说,“得搞清楚它想干啥。”
“也许只是路过。”陈浩坐回位置,“比如一只海底钉子精,专门戳路过的铁皮罐头。”
“假设它是主动行为。”娜娜继续分析,“目的可能是采集样本,或传递信号。”
“传啥?”
“未知。”
“那它收到了吗?”
“不确定。”
陈浩咧嘴:“希望咱们的外壳味道不好。”
没人笑。
但他也不在乎。
他知道,这时候说点荒唐话,至少能让大家别一直盯着屏幕上那条歪掉的航线。
“左边发现异常反射。”娜娜突然出声,“距离一千二百米,位于断崖侧壁,金属特征明显。”
卡尔调整航向:“水流有点乱,不能靠太近。”
“派无人机去。”苏珊说。
“不行。”娜娜回应,“磁场干扰太强,小型设备容易失联。”
陈浩摸着下巴:“那就只能手动清场。”
“你怎么清?”
“用咱们的新涂层。”他站起来,“不是能喷温控流体吗?远程冲洗岩面,把泥沙冲掉一半,看看底下是石头还是钥匙。”
“风险不小。”苏珊说,“那边坡度接近七十度,机械臂操作空间有限。”
“总比瞎猜强。”
五分钟后,温控喷头启动。热水流在高压下变成雾状,贴着岩壁扫过。泥沙被冲开一道口子,露出下面一块平整的灰白色表面。
“不像天然岩石。”卡尔说。
“也不是普通矿石。”苏珊放大图像,“反光率太高,边缘太规整。”
娜娜操控机械臂靠近:“准备采样。”
机械爪伸出去的时候,一阵乱流撞上来,潜水器晃了一下。
“稳住!”卡尔抓紧扶手。
爪子偏了半寸,擦过目标边缘。
“再来一次。”
第二次,爪尖卡进缝隙,轻轻一撬。
一小块银灰色薄片脱落,被采样舱吸了进去。
“拿到了。”陈浩凑到屏幕前,“这玩意儿长得还挺方。”
“尺寸为十五乘八厘米。”娜娜接过实物,“厚度一点二毫米,重量不足三百克。”
“轻成这样还能嵌进石头里?”
“不是嵌进去的。”苏珊戴上手套检查,“是后来被沉积物盖住的。切口整齐,明显是人工切割。”
“材料成分呢?”
“含钛、钨、硅,还有微量铈和钕。”娜娜输入检测仪,“抗腐蚀性能超出当前工业标准三个等级。”
“谁做的?”
“无法匹配现有数据库。”
“那就是老古董。”
“也可能是新技术。”
“可咱们没这本事。”
“所以更可能是前者。”
舱内安静下来。
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。
他们找到了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。
“表面有刻痕。”苏珊把片子放在光源下,“一开始以为是刮花,现在看,像是符号。”
陈浩凑过去:“弯弯绕绕的,像谁写作业写到一半抽筋了。”
“排列方式有规律。”娜娜调出扫描图,“环形分布,中心有一点凸起,周围六组线条向外辐射。”
“像太阳?”
“不像。”
“像表盘?”
“没有数字。”
“像wiFi信号?”
“没有发射源。”
“那你告诉我像啥?”
娜娜没说话,而是把图像导入知识资料库。
筛选开始。
第一次,无匹配。
第二次,排除现代文明标记系统。
第三次,启用前地质纪晚期分类模型。
进度条走到百分之八十九时,提示音响起。
【发现高度相似结构】
【匹配对象:太平洋底文明残存图谱·分支3】
【相似度:百分之八十六】
“这是地图。”娜娜说。
“啥地图?”
“地形指引图。”她调出模拟拼接结果,“这类符号常用于标记资源点或安全路径。原图应为圆形,此残片属于右下区域。”
“指向哪儿?”
“结合上次探测热区。”娜娜叠加影像,“标记点与第654章发现的洞穴群完全重合。”
陈浩猛地拍了下桌子:“咱白忙活半天,原来人家早就画好路线了?”
“不是白忙。”苏珊说,“要是没抓那只生物,就不会发现涂层材料,也就没法升级潜水服,更不可能来这儿。”
“所以咱们是按剧本走?”
“更像是补全线索。”
卡尔看着窗外:“也就是说,那个地方……真是人造的?”
“至少有人去过。”
“而且留下了记号。”
“不止一个。”娜娜放大图像,“边缘还有半个符号未完整显现,说明附近可能还有其他残片。”
“那就继续找。”陈浩站起来,“反正都到门口了,总不能敲一下就回家吃饭。”
“我们还没确认安全性。”苏珊提醒。
“也没人说一定危险。”
“但刚才的粒子扫描——”
“说不定是欢迎仪式。”
“你当海底办展会?”
“为啥不行?”他摊手,“古代人留地图,现代人留二维码,都是怕后来者迷路。”
娜娜忽然抬头:“残片背面有反应。”
“啥反应?”
“加热后出现荧光点。”她将片子翻转,接入短波照射,“三点七秒一次闪烁,间隔稳定。”
“又是三点七?”陈浩瞪眼,“刚才声呐异常也是这个数!”
“不是巧合。”娜娜记录频率,“这可能是一种信号协议。”
“发给谁?”
“能接收的人。”
“我们现在能发回去吗?”
“技术上可行。”
“那就试试。”
“风险未知。”
“我又不是让你们发电报喊‘我来了’。”陈浩咧嘴,“打个嗝总行吧?”
苏珊叹气:“你能不能正经点?”
“我很正经。”他指着屏幕,“你看,它闪一下,咱们也闪一下,等于打招呼。它要是再闪,说明它听得懂人话。”
“这不是对暗号。”
“是交流。”
“万一触发防御机制呢?”
“那也比闷头往前冲强。”
娜娜已经开始设置信号反馈程序。
三十秒后,潜水器右舷涂层局部升温,在黑暗中亮起一次短暂的光脉冲。
一闪。
停顿三点七秒。
再一闪。
然后所有人盯着外部传感器。
一秒。
两秒。
三秒。
……
七秒。
没有任何回应。
“没戏。”陈浩撇嘴,“人家嫌咱们土。”
就在这时,娜娜的终端弹出一条新提示。
【外部磁场波动增强】
【方向:正前方】
【强度变化符合编码序列】
她迅速解码。
几秒后,屏幕上跳出一组数字。
3.7,重复八次。
然后中断。
和之前声呐捕捉到的信号一模一样。
但这次,是从前方直接传来的。
陈浩慢慢坐直。
“它回了。”
娜娜点头:“应答成功。”
“所以它知道我们在这?”
“不仅知道。”她看着数据流,“而且一直在等。”
陈浩笑了下,伸手摸了摸控制台。
“那咱们别让它等太久。”
他转向卡尔:“调头,朝标记点前进。”
“不汇报基地?”
“等找到门再说。”
“上级规定——”
“规定没说不能捡地图。”
苏珊还想说什么,却被娜娜打断。
“前方五百米处,岩层出现新的金属反射源。”
“多大?”
“比刚才的大。”
“形状?”
“接近完整圆形。”
陈浩站起身,走到观察窗前。
黑水深处,什么也看不见。
但他知道,有什么东西正在那里等着。
潜水器缓缓转向。
推进器重新启动。
水流划开一道细线,朝着未知的方向滑去。
陈浩的手搭在窗沿上,指节微微发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