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

付建国

首页 >>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>>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惊悚直播:黏人病娇邪神来敲门 快穿:反派太宠太撩人 逼我下乡?科研军嫂搬空你全家 猎户家的温软小夫郎 穿成奸臣嫡女,她本色出演 偷窥发现高冷校草的另一面 另谋高嫁: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! 酒色财气?可我是个好海军 反派女配杀疯九洲!主角们都跪了 主妇重生:妈妈,爸爸皮又痒了 
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付建国 -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全文阅读 -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txt下载 -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

第41章 成都之旅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3.23成都之旅

正月初五的风还带着年节的余温,仲昆捏着两张硬纸板车票,站在县城火车站的入口处。票面上的字迹是人工填写的,车次、座位、票价旁都盖着小小的红章,边缘被指尖捻得微微发毛——这是他提前备好的,从县城到成都的往返票,连带着身旁仲伟的那份。

“走了。”仲昆拍了拍仲伟的肩膀。这是仲伟头一回出远门,棉服口袋里的手攥得紧,眼睛却亮得很,不住往车站里瞅,连应声都带着点雀跃的颤音。下午三点的阳光斜斜落在两人身上,把影子拉得老长,一路跟着他们进了站。

绿皮火车早停在站台了,像头喘着粗气的老黄牛,车厢门一打开,混着泡面味、烟草味和各式乡音的热气涌了出来。仲伟踮脚往里看,行李架上堆得满满当当,帆布包鼓得像座小山,网兜里的土特产露着边角——大概是自家腌的腊肉,或是装着鸡蛋的纸盒子。“14号车厢,9上9下。”仲昆引着他往里走,自己在下层铺位坐下,仲伟则手脚麻利地爬上上层,却没立刻躺好,反倒挪到邻座的窗边,扒着玻璃往外瞧。

火车“哐当哐当”地动了,仲伟的眼睛跟着窗外的风景跑。田埂上还有没化尽的残雪,村庄里偶尔飘出几声鞭炮的余响,泰安、兖州……站牌一个个往后退,他就跟着念,连铁轨旁掠过的光秃秃的树都觉得新鲜。过道上挤着不少站票的人,孩子们在座位间追着跑,笑声撞在车厢壁上又弹回来。售货员推着铁皮餐车过来,“面包饼干方便面,火腿肠要不要?”的吆喝声混着车轮声,把车厢填得热热闹闹。

这一程要走十四个小时。夜幕慢慢爬上来,窗外的灯火渐渐稀了,车厢里也慢慢安静下来,只有车轮碾过铁轨的“哐当”声成了背景音。仲伟打了个哈欠,从窗边挪回上铺,拉过薄被裹住身子,没多久就伴着火车的摇晃睡了过去。

等仲昆叫醒他时,天已经亮了。“到郑州了。”仲伟揉着眼睛往下看,郑州站的站台上人潮涌动,南来北往的列车在轨道上交错,果然配得上“火车拉来的城市”这说法。两人跟着人流挤过站台,去售票厅改签下午四点去成都的直达快车——仲昆早订好了卧铺,没费多少事就把票换好了。

下午的火车依旧是绿皮的。发车时,仲伟又凑到了窗边。火车从郑州出发,先过了洛阳,又经三门峡,接着钻进了华山隧道,等再出来时,已到了陕西地界。在西安站稍作停留后,前方就是秦岭的崇山峻岭。

铁轨沿着山势蜿蜒,火车像是钻进了山的褶皱里,一会儿穿隧道,一会儿过桥梁。仲伟扒着玻璃看,窗外是陡峭的山壁,偶尔能瞥见山脚下的溪流,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。车厢里的人大多靠着打盹,仲昆在下层翻看着带来的报纸,仲伟却没觉得倦,他盯着窗外不断变换的山景,心里头那点激动和新奇又冒了上来——这趟远门,才刚走到一半呢。

过了西安站,绿皮火车便缓缓驶上了宝成线。钢轨在脚下延伸,一头连着熟悉的北方,另一头牵着遥远的蜀地——这条1958年便宣告通车的铁路,是中国大地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,可1987年的客运列车,依旧倚仗着蒸汽机车或内燃机车的牵引。尤其当列车要爬过秦岭时,车头得卯足了劲,“呼哧呼哧”的喘气声顺着车厢缝隙钻进来,像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在较劲。车速也慢了下来,慢得能看清窗外秦岭松的纹路,松针上挂着的晨露,甚至能数清枝桠间跳跃的鸟雀。

从北方到南方的过渡,在这一程里被拉得格外具体。过了宝鸡,窗外的底色骤然换了模样:先前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,土黄色的坡地连绵到天边,此刻却被秦岭的茂密森林接了班。青的山、绿的树挤挤挨挨,溪水顺着铁路旁的峡谷淌着,叮咚声裹在风里飘进车厢,偶尔能瞥见山间农户的屋顶,一缕炊烟慢悠悠地往上冒,在林梢间散成轻烟。

火车在秦岭里钻隧道成了常事。一个接着一个,黑暗与光明交替着漫进车厢,起初没人在意,后来不知是谁起了头,

“这是第15个!”“不对,刚那个算的话,这该是16个!”乘客们便笑着数了起来,孩童扒着窗框,大人靠在椅背上,“28个了!”

数到兴头上,连邻座素不相识的人都要凑过来搭句话,隧道的黑暗反倒成了旅途里的小乐趣。

这一段路要走30多个小时,硬卧车厢便成了临时的“移动的家”。三层铺位被细心打理着,有人用报纸糊在铺位之间挡着,算是圈出了小小的私密空间。白天的车厢最是热闹,下铺的人挨着坐,嗑着瓜子聊家常,话头总能绕到“目的地”上——山东来的商人揣着样品,说要去成都批些新货;打工的大叔揉着衣角,念叨着老家的娃该长高了;背着画板的学生翻着速写本,指给旁人看刚画的秦岭山景,故事顺着笑声漫开,把陌生的距离都填满了。

到了晚上,车厢里的灯便调暗了,只剩过道灯亮着昏黄的光。车轮碾过铁轨,“哐当哐当”的声响在山谷里荡着回音,盖过了偶尔的咳嗽声。卧铺的被子带着晒过的阳光味,裹着暖意,人在轻轻的颠簸里晃着,倦意慢慢爬上来,连窗外的风声都成了催眠曲。

等过了广元,铁路便跟着嘉陵江蜿蜒南下。两岸的竹林渐渐密了,青绿色的竹影晃着,空气里也多了些湿润的水汽,不再是北方的干冽。忽然有广播声响起,带着点电流音却清晰:“前方到站,绵阳站,距离成都还有120公里。”话音刚落,车厢里便动了起来,人们探起身,开始翻找行李,把散着的物件归拢好,脸上都带了点期待的雀跃,连说话的声调都轻快了些。

第三天清晨,天刚蒙蒙亮时,火车缓缓驶进了成都站。车厢里先是静了一瞬,随即爆发出一阵轻呼。1987年的成都站,站房带着川西民居的模样,飞翘的屋檐下挂着红灯笼,站台上飘着股麻辣的香气,混着早点摊的热气扑面而来。出站口早挤满了接站的人,举着写了名字的纸牌,踮着脚往车厢方向望,眼神里都是盼。

仲昆和仲伟跟着人流出了火车站,手里拎着行李,看眼前的热闹景象,相视一笑。拦了辆出租车,报了“成都量具刃具厂”的方向,车轮碾过石板路,带着他们往这座城的深处去了。

1987年的成都东郊,工业的脉搏在府青路与二环路东一段的交界处强劲跳动。成都量具刃具厂就坐落于此,厂区的红砖墙在阳光下泛着暖光,与周边成都热电厂高耸的烟囱、成都机车车辆厂忙碌的车间连缀成片,共同织就了一幅热气腾腾的工业图景。这里交通便利,卡车、自行车在道路上往来穿梭,空气中似乎都飘着机油与钢铁的气息,每一寸土地都透着蓬勃的生机。

这家工厂的故事,要从三十多年前讲起。1956年,借着国家“一五”计划的东风,在苏联专家的援建与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成套支援下,成都量具刃具厂破土动工。厂区里那栋标志性的红楼,更是按苏联1952年援建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图纸原样建造,红墙尖顶,线条工整,不仅是工厂的核心建筑,早已成了东郊人眼里的“工业地标”——远远望见那抹红,就知道,刃具厂到了。

这天,一辆出租车沿着府青路缓缓驶来,在刃具厂的厂区入口停下。车门打开,仲昆二人拎着包下了车,出租车便在门卫的示意下缓缓驶离——厂区向来不允许外来车辆进入。两人对视一眼,径直走向入口旁的传达室。

“同志,我们是山东来的,和销售处约好了。”

仲昆一边说着,一边递上介绍信。传达室的工作人员仔细看了看,又对照登记本核对信息,随后拿起电话:

“是销售处吗?山东来提货的两位同志到门口了……好的好的。”

挂了电话,工作人员对二人说:

“进去吧,销售处就在红楼二层,213房间,找罗处长就行。”

穿过厂区大门,道路两旁的梧桐树投下斑驳的光影,远处传来机器运转的嗡鸣,偶尔有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推着小车匆匆走过。红楼就在不远处,红墙在绿树映衬下格外醒目。二人沿着楼梯上到二层,找到213房间,轻轻推开了门。

屋里,一位中年男子正整理着桌上的文件,见有人进来,立刻站起身,脸上堆起热情的笑:“你们是山东来提货的吧?快请坐!”

仲昆连忙走上前,伸手与他相握:“您就是罗处长?”

“是我是我,”中年男子笑着点头,“年前在电话里和你们联系的就是我,我姓罗。”

“罗处长,那咱们也算是在电话里‘见过面’了。”仲昆松开手,顺势坐下,

“我们这次来,一来是把订的货提回去,二来呢,是想跟着您学学齿向测量仪的操作规程——这仪器金贵,我们怕用不好。另外还有个事想请教您,我们刚入行做齿轮生产,经验不足,也想问问,除了这台,生产齿轮还得用到哪些仪器?您多指点。”

罗处长给二人倒了水,坐下说:“你们要的齿向测量仪早都给你们包装好了,稳妥得很,尾款一到账,马上就能安排提货。至于学操作规程,今天怕是来不及了,我下午还有别的事,我先给你们安排着,明天一早你们过来,我找技术员带着你们学一天,后天再让你们自己上手练一天,保准能学会。”

他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对了,齿形测量仪你们也顺带学学吧,那个简单,一两个小时就能摸透。你们做齿轮,将来肯定用得上,这次学会了,往后真要买了,我直接给你们邮寄过去,你们自己就能上手,也不用再专门跑一趟了。”

仲昆一听,连忙道谢:“那可太谢谢您了,罗处长!这样我们可省大事了!”

窗外,阳光透过红楼的窗户照进来,落在桌上的文件上,也落在三人交谈的身影上。屋里的话语温和又实在,窗外的厂区里,机器声、人声交织在一起,1987年的成都量具刃具厂,就这般在忙碌与热忱里,透着一股子踏实的兴旺气。

经罗处长点头同意后,仲昆立刻抓紧时间给家里打去电话。电话接通,他直奔主题,对电话那头的马媛叮嘱道:“马媛,你马上把齿向测量仪剩下的两万四千元电汇过来,这边等着用。”

挂了电话,办公室里稍作停顿,罗处长看向仲昆,关切地问道:“你们生产齿轮的工厂规模有多大?”

仲昆没有丝毫隐瞒,如实回道:“就是个小工厂,总共也就三十多个人。厂里有一个铸造车间,加工车间里设备不算多,只有三台机床,分别是车床、滚齿机和珩齿机。目前一个月大概能生产三千个左右的齿轮,而且工厂建厂还不到三个月。”

“建厂还不到三个月,就能做到每月生产三千多个齿轮,这可真了不起啊。”罗处长听完,毫不吝啬地称赞道。随后,他话锋一转,开始给仲昆介绍起生产齿轮的相关仪器:“生产齿轮,除了那些常规的测量仪器,主要得有齿形测量仪和齿向测量仪。要是将来你们打算生产精度更高的齿轮,最好能配备一台三坐标测量仪,不过它价格太高,你们小厂现在暂时还用不上,不用急着买。”

说着,罗处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两张胸卡,递到仲昆手上:“这是出入证,你们进出大门的时候用。今天你们先把住的地方安排好,厂内有招待所,厂外也有不少旅馆。要是你们是初次来成都,住到市里还能逛逛市区,这边的交通挺方便的。”

仲昆接过胸卡,客气地回应:“我们还真是第一次来成都,本打算到外面找个小旅馆住下,正好能顺便在市区走走逛逛,在现在想想不如住招待所。请您放心,明天一早八点之前,我们肯定准时到这儿。对了,我来的时候带了几个齿轮,想麻烦您这边帮忙测一测,我就先把它们放您这儿了。”

罗处长指了指身旁的桌子:“放桌上就行。那我就不留你们了,咱们明天见。”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 赵氏嫡女 艳海风波 都市娇妻之美女后宫 花都太子 都市皇宫 田野花香 嫡嫁千金 名门艳旅 明朝那些事儿 护花野蛮人 官神 佛本是道 大唐太子:开局硬刚李世民 废武魂?我,逆天进化,震惊世界 灵气复苏:我有两界穿越门 父母下放后,暴力娇娇下乡称霸了 九龙至尊 娇妻如云 嫁给一个土匪(重生) 
经典收藏谍战:我其实能识别间谍 港片:开局穿越洪兴大头 四合院大国工匠 来自一位盗墓者的自传 四合院:我有灵泉空间和小酒馆 我靠破案养家糊口 搬空钱财,我反手给继妹报名下乡 聚宝仙盆 抗战:这群溃军太猛辣! 四合院:1944开局娶了女特务 猎户家的温软小夫郎 综漫:获得催眠能力的我为所欲为 抗战:我升官系统就爆兵 火影:美琴,纲手一个都不放 天灾末世,我有一座胶囊屋 从砖拍易中海开始调教四合院 救赎黛玉我必娶,宝钗洗白不放过 四合院:李长海的幸福生活 四合院:我街溜子,捡属性逆袭! 亮剑:兵团也是团 
最近更新我用矿泉水换稀世科技 国足弃将?我把泰山带成亚洲王 神豪系统:从大一开启巅峰人生 圣杯搞事!综漫大暴走 陈情重生甜甜秘密 惊!七零军嫂一手银针救活首长 清穿:最强舰队!老子才是列强 大荒纵横:从捕获第一只异兽开始 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 有熟练度面板的我,学什么都快 海岛生存:我靠运气碾压全场 仙神轮回编 综武:名师出高徒,我教书就变强 万象逆命,踏破九重天阙! 僵尸:无限突破,九叔求抱大腿 九州争霸录 一念逍遥:我的修为永远高亿点点 四合院:东旭说媒秦淮茹 费话修真 重生饥荒年喂饱丈母娘成首富 
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 付建国 -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txt下载 -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最新章节 - 家族企业覆灭启示录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