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

高山流水兮

首页 >>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 >>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狼群 大唐双龙传 穷鬼的上下两千年 我的军阀生涯 步步生莲 抗日之铁血使命 重生朱允熥,打造大明巅峰 抗日:大将之路 皇后请自重,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! 岳父朱棣,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 
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-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全文阅读 -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txt下载 -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最新章节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

第326章 五更夜里拜年

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

除夕夜里的饺子刚下肚,碗筷还没来得及完全收拾,家里的长辈就会吆喝一声:“走喽,给老辈们拜年去!” 话音刚落,屋里的大人小孩就都忙活起来,穿好外套,揣着几分雀跃,跟着大部队往家族长辈家走。

那时候的村子不大,家族里的长辈都住得不远,三五步就能到一家。

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走在夜里的小路上,手电筒的光在黑暗中晃来晃去,脚步声、说笑声混在一起,热闹得很。

一进长辈家的门,大家就齐刷刷地喊:“大爷(大娘),过年好!”“爷爷(奶奶),给您拜年啦!” 长辈们早已在屋里等着,脸上笑开了花,连忙招呼大家进屋坐,还会从兜里掏出几块水果糖,分给孩子们。

那时候的糖可金贵了,一块糖能含在嘴里甜半天,孩子们拿到糖,攥在手心舍不得立刻吃,脸上却满是知足的笑容。要知道,那时候拜年可没有现在的压岁钱,能得到一块甜甜的糖,就已经是新年里很开心的事了。

拜年的路上,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听到谁家放鞭炮。

一旦听到 “噼里啪啦” 的鞭炮声,孩子们就会立刻停下脚步,眼睛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,等鞭炮声一停,就迫不及待地冲过去,在满地的鞭炮碎屑里翻找那些没响的鞭炮。

有的孩子动作快,一下子就能找到好几根,有的则在碎屑里仔细扒拉,生怕漏掉一根。为什么大家这么热衷于抢不响的鞭炮呢?这还要从当时的玩具说起。那时候没有电视,孩子们的娱乐项目很少,大家就自己动手做火药枪。

用自行车链条拆开,一节节串起来,再配上铁条做枪身,最后装上子弹铜帽,一把简易的火药枪就做好了。而那些没响的鞭炮里的火药,就是火药枪的 “弹药”。

孩子们把鞭炮拆开,小心翼翼地把里面的火药倒出来,积攒起来,等到玩火药枪的时候用。每次抢到没响的鞭炮,孩子们都会像捡到宝贝一样,小心翼翼地收起来,心里盘算着又能多攒点火药了。

如今,拜年的方式早已变了样。

现在的孩子们拜年,长辈们都会给压岁钱,有的给一百,有的给两百,甚至更多。大人们说,这压岁钱也叫长岁钱,是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,健康成长。

孩子们拿到厚厚的红包,虽然也很开心,但再也找不到当年拿到一块糖时的那种纯粹的快乐了。

上坟的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以前上坟,大家都是用搪瓷缸装着水代替酒,而现在,人们上坟都会带着真酒,一瓶瓶好酒摆在坟前,倒在地上,说是让老祖宗好好尝尝。

更让人觉得不一样的是上坟的时间,以前大家都恪守着 “十二点以后上坟” 的规矩,可现在,十二点之前就有上完坟回来的人。

每到除夕,村里的鞭炮声就没断过,上坟的鞭炮和家家户户吃饭的鞭炮混在一起,弄得整个村子鞭炮齐鸣,热闹是热闹,可总觉得少了点以前的那种庄重。

村里一些有讲究的老人就会念叨:“上坟可不能去早了,去早了那边还没开门呢,送去的‘钱’老祖宗也收不到。还是十二点以后上坟好,那时候时辰到了,老祖宗才能好好接着,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,可不能乱改。”

老人们的话里,满是对老规矩的坚守,也藏着对祖先的敬重。

时光匆匆,拜年的糖变成了压岁钱,上坟的水变成了真酒,上坟的时间也不再那么固定。

可那些关于抢鞭炮、攒火药、一块糖就能开心半天的记忆,还有老人们对老规矩的坚守,却一直留在心里,成为了岁月里最珍贵的年味印记。

如今的日子,跟从前比起来,真是差着十万八千里,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,一点都不夸张。

就说除夕夜里吧,一家子人围坐在客厅里,暖气把屋子烘得暖洋洋的,电视里放着热热闹闹的春晚,小品逗得人哈哈大笑,相声听得人心里舒坦。

桌上摆着瓜子、花生、水果,还有刚温好的酒,大人小孩手里都拿着手机,时不时抢个微信红包,跟远方的亲戚发几句拜年的话,不用出门就能把祝福送到,那份踏实又幸福的感觉,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。

可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,就像大哥家,前些年出了变故,好好的一家子,一下子就散了不少。

大嫂把孙子送到亲家那里照看,儿媳常年在娘家,家里就剩大嫂一个人。

她不愿待在满是回忆的老房子里,怕触景生情,干脆趁着身子还硬朗,出去给人家当保姆,一边挣钱,一边想着能帮衬着拉扯孙子长大,每次想起大嫂孤零零的样子,心里总不是滋味。

也正因如此,我每年回乡下上坟,都不在自己家落脚,而是去大姐家吃饭。

大姐是个实在人,从来不计较那些繁琐的规矩,她自己一个人在家住的时候,觉得冷清,干脆把女婿一家都接到身边,凑成了五口之家。

每天家里热热闹闹的,做饭时厨房里飘着香味,吃饭时桌上满是欢声笑语,连邻居们都羡慕,常说:“你家这日子,过得比谁都红火!”

大姐心细,知道我家里的情况 —— 女儿不在身边,老婆在养老院,我一个人在家,晚上还得值班,总是怕我凑和吃饭。

所以每次我去上坟,她都早早地准备好饭菜,硬要留我在她家吃完再走,哪怕我再三说不麻烦,她也不依,总说:“一个人回家还得开火,多费劲,在这儿吃口热乎的多好。”

今年却不一样了。上坟前,我特意跟大姐说:“姐,今年我上完坟就回家吃,你侄女回来了,家里的菜都提前备好了,回去就炒两个热菜就行,你也知道,炒菜可是我的拿手活儿。”

大姐听了,先是愣了一下,随即笑着点头:“回来就好,一家人一起吃饭热闹。” 可我没想到,临走的时候,大姐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走了过来,里面装着她提前炸好的鱼、茄盒,金黄酥脆的,还冒着淡淡的油香,另外还有一袋子冻得硬邦邦的饺子。

“这鱼和茄盒你带回去,早上热一热就能吃,省得你再开火。”

大姐一边把袋子往我手里塞,一边说,“这饺子是我提前包好的,里面还放了硬币,冻上了好拿,你回家直接下到锅里就行,煮透了吃,沾点醋,跟刚包的一样香。”

我看着手里沉甸甸的袋子,心里暖烘烘的,想说点感谢的话,却又觉得多余,只能重重地点点头。

走出大姐家的门,寒风迎面吹来,可手里的袋子却带着温度,一直暖到心里。

如今的生活好了,可最珍贵的还是这份亲情,不管日子怎么变,家人之间的牵挂和惦记,从来都没有变过,就像大姐给的鱼、茄盒和饺子,满满都是家常的暖意,让人心里踏实又幸福。

推开家门,一股熟悉的家的味道扑面而来,来不及歇口气,我就拎着大姐给的袋子直奔厨房 —— 电话里早就跟女儿说好了,让她别先吃饭,等我回来一起开席,这会儿心里满是想让她早点尝到热菜的急切。

厨房的操作台上,早就收拾得干干净净,之前准备好的食材都按顺序摆着:鼓眼鱼洗得锃亮,鱼身划好了花刀,用料酒和姜片腌着;

武鲳鱼肚子里塞了葱段,等着下锅清炖;

排骨是前一天就炖到八成熟的,就等最后收个汁;

凉拌八带鮹已经焯好水,切成了均匀的小段;

海蜇泡得恰到好处,白菜丝也切得细细的,旁边还放着剥好的大蒜,就差捣成蒜酱;

成品烧鸡用保鲜膜裹着,火腿也切成了薄片,摆进了盘子里。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帖帖,就等我动手了。

我先把两个气灶都打开,一边放上砂锅,倒上清水,把武鲳鱼放进去,再加点姜片和葱段,盖上盖子,让它慢慢炖着,不一会儿,砂锅里就传来 “咕嘟咕嘟” 的轻响,淡淡的鱼香开始飘出来。

另一边的炒锅里倒上油,等油热了,把腌好的鼓眼鱼放进去,“滋啦” 一声,油花轻轻溅起,我拿着锅铲小心地翻动着鱼身,看着鱼皮慢慢变成金黄的颜色,再加入生抽、老抽、冰糖,倒点热水没过鱼身,盖上盖子焖煮,红烧鼓眼鱼的浓郁香味很快就盖过了鱼汤的清淡,两种香味在厨房里交织,勾得人胃口大开。

趁着炖鱼的功夫,我开始处理凉菜。

把剥好的大蒜放进蒜臼里,加点盐,使劲捣成细腻的蒜酱,倒上香油和醋,搅拌均匀。

先把蒜酱浇在凉拌八带鮹上,用筷子拌匀,八带鮹的 q 但配上蒜酱的鲜香,光是闻着就忍不住想尝一口;

再把海蜇和白菜丝放在一起,淋上调好的料汁,撒上点香菜段,一道清爽可口的海蜇拌白菜丝就做好了。

火腿片整齐地码在盘子里,旁边放上几片生菜叶点缀,看着就有食欲;

成品烧鸡拆开保鲜膜,摆成漂亮的造型,淋上一点自带的卤汁,香味更浓了。

这边的红烧鼓眼鱼差不多好了,我揭开锅盖,开大火收汁,汤汁慢慢变得浓稠,裹在鱼身上,红亮诱人。

另一边的清炖武鲳鱼也炖好了,汤色奶白,撒上点葱花,鲜美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。

接着,我把提前炖好的排骨倒进炒锅里,加点老抽上色,再放几块冰糖,翻炒几下,让每块排骨都裹上酱汁,最后撒上一把葱花,红烧排骨就大功告成。

最后一道油焖大虾,我把处理好的大虾放进热油里炸至变红,再加入番茄酱、白糖、生抽,翻炒均匀,出锅前撒上白芝麻,色泽红亮,甜香扑鼻。

不过半个多小时,八个菜就整整齐齐地摆在了餐桌上:红烧鼓眼鱼红亮诱人,清炖武鲳鱼汤色奶白,红烧排骨酱香浓郁,成品烧鸡油光锃亮,凉拌八带鮹清爽可口,火腿片鲜嫩入味,海蜇拌白菜丝脆爽解腻,油焖大虾甜香扑鼻。

其实我知道,就我和女儿两个人,根本吃不了这么多菜,但过年嘛,讲究的就是 “富富有余”,桌上菜多,心里才觉得踏实,才像个过年的样子。

我又把茶几收拾出来,放上糖果、各种口味的饮料,还有几罐易拉罐青啤,特意摆上一瓶胶州味道的酒,这是我特意留着的,就想跟女儿一起尝尝家乡的味道。

一切准备就绪,我朝着客厅喊:“闺女,咱开始吧!”

女儿从沙发上站起来,走到餐桌旁,看着满满一桌子菜,眼睛都亮了,惊讶地说:“这么快就做好了,爸!”

我笑着擦了擦手上的水,坐在她旁边:“我都提前准备好了,还有些现成的,那还不快当。快尝尝,看看你爸的手艺有没有退步。”

说着,我给她夹了一块红烧排骨,看着她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,心里满是暖意。除夕的夜里,窗外偶尔传来零星的鞭炮声,屋里灯光温暖,父女俩围着满满一桌菜,聊着天,吃着饭,简单的幸福,大概就是这样吧。

我朝着卧室方向喊了一声,让女儿出来坐下准备吃饭。等她在餐桌旁坐定,我顺手拿起茶几上的饮料和酒,笑着问:“你要喝点什么?今年过年,不用拘束,随便喝。”

女儿目光在啤酒和雪碧之间转了转,笑着说:“我喝一瓶啤酒,再搭配一瓶雪碧就行,爸你呢?”

我拿起那瓶胶州味道的白酒,又指了指旁边的易拉罐青啤,说道:“我先喝二两白酒暖暖身子,之后再喝两瓶啤酒解解腻。

你大姑不是给咱带了冻好的饺子嘛,等会儿到点直接下就行,咱边看电视边慢慢喝,不用着急。” 如今市里不让随便放鞭炮,少了几分喧嚣,倒多了些安安静静聊天的时间,也挺好。

我先给女儿倒了半杯啤酒,又打开雪碧,往她杯子里兑了些,看着气泡在杯里翻腾,才给自己倒了满满二两白酒,酒液清澈,还带着淡淡的酒香。

我端起酒杯,看着女儿,认真地说:“过年了,第一杯酒,咱先祝咱俩新的一年工作顺顺利利,没有烦心事,再祝咱俩身体健健康康,少生病,来,喝一口!”

女儿立刻端起杯子,跟我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,清脆的碰撞声在安静的屋里格外悦耳。

“干杯!” 父女俩异口同声地说着,各自抿了一口酒。女儿喝的是掺了雪碧的啤酒,眉眼弯了弯,说:“这样喝着不那么冲,还挺甜。”

笑着点头,白酒入喉,带着一丝辛辣,却又很快在胃里化作一股暖意,舒服得很。

放下酒杯,我又给两人续上酒,这次语气里多了几分牵挂,轻声说:“第二杯,咱得祝你妈身体早日康复。你也知道,疫情期间养老院管得严,不让随便出入;

而且他们那儿也准备了年夜饭,不用咱操心;再说你妈现在的情况,半个植物人,不能活动,来回折腾也不方便。虽然她不在咱身边,但这份祝福不能少,来,咱一起为她喝一口。”

女儿眼神里闪过一丝动容,重重地点头:“好的爸。” 她端起酒杯,跟我再次碰杯,这次两人都喝得比刚才多了些。

我知道,女儿心里一直惦记着她妈妈,只是平时很少说出口,这份牵挂,我们父女俩都懂。

就在我准备放下酒杯时,女儿却主动拿起酒瓶,给我杯子里又添了些酒,然后端起自己的杯子,眼神真挚地看着我:“老爸,我得一心一意敬你一杯。

从小到大都靠你一个人拉扯我,还供我读完了大学,现在我终于工作了,能自己挣钱了。

这些年,为了我,为了我妈,你太辛苦了。我没啥别的心愿,就希望你年年都有好身体,天天都有好心情,万事都如意!”

女儿的话像一股暖流,瞬间涌遍我的全身。

这些年的辛苦,在听到她这句话的那一刻,仿佛都烟消云散了。

我看着女儿成熟的脸庞,眼眶微微发热,却还是笑着端起酒杯,声音有些哽咽:“傻孩子,爸不辛苦。你能好好的,能有出息,就是爸最大的福气。

来,这杯酒爸干了!” 说完,我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,辛辣的酒液里,似乎也掺进了几分甜意。女儿也跟着喝了一大口,脸上带着笑,眼里却也闪着泪光。

电视里春晚的歌声还在继续,屋里的灯光温暖明亮,父女俩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,酒杯碰了一次又一次,每一句话里都藏着对彼此的关心,对未来的期盼,还有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牵挂。

这样的除夕,虽然简单,却格外踏实、暖心。

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
站内强推人生得意时须纵欢 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 艳海风波 重生之都市修仙 猎艳谱群芳 官神 黎明之剑 官场将门弃孙从秘书开始 极品女神攻略系统 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 逍遥人生 混沌雷修 覆雨翻云之逐艳曲 逆天萌兽:绝世妖女倾天下 非凡人生 病树枝头又逢春 桃色美人 笑傲江湖之美人的天下 斗罗:绝世之光 医道官途 
经典收藏名门艳旅 大明: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 民国投机者 穿越大唐:当个闲王这么难 中兴大明,从绞杀吴三桂开始 北雄 抗日: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 重生刘宏,打造神圣大汉帝国 三国: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 曲速引擎爆炸,称霸地球副本 一把大狙闯大明 调教太平洋 国士无双 抗战:打造重装合成旅,决战淞沪 神话版三国 铁骨 带着某音去种田 决战第三帝国 三国:我吕布,白门楼开局 织明 
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 带着漫威回北宋 历史中的酒馆 大宋伏魔司 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 真理铁拳 岂独无故 锁腰!高阳她哭哑了求饶 重回1950:我为国家造核弹! 大明王朝1424:夺舍明仁宗 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 大周第一婿 嫌我功高诬我谋反?我真反了! 人在乱世:我靠打猎成为卧龙 明朝的名义 我,秦王世子,用盒饭暴出百万兵 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 三国:刘备,天命所归三造大汉 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 高门庶子 
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 高山流水兮 -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txt下载 -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最新章节 - 我的春夏秋冬:人生全记全文阅读 -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