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云宗,宗主寝宫。
万籁俱寂,唯有夜风穿过殿外古松的枝叶,发出细碎如低语的沙沙声。苏夜静静地躺在以万年沉香木雕琢而成的宽大床榻上,深邃的双眸无神地望着头顶那方华丽穹顶。九龙戏珠的浮雕在朦胧的夜明珠光下显得愈发栩栩如生,龙鳞折射着幽微的光,那纠缠盘绕的龙躯,此刻在他眼中,竟莫名映照出自己方才那理还乱、剪不断的处境。
空气中,依旧顽固地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清冷幽香。这气息极为独特,并非寻常花香脂粉,而是融合了冰魄雪魂般的轮回道韵,与他自身浩瀚磅礴的混沌本源激烈交融后,沉淀下来的独特气息。每一次呼吸,都仿佛将方才那数个时辰的惊心动魄、道韵轰鸣重新拉回眼前。
他的身体,乃是大帝之躯,历经万劫淬炼,早已万法不侵,水火不入,超越了凡俗肉胎的一切疲惫与局限。肌肤之下,混沌气血如星河暗涌,奔腾不息,蕴藏着足以颠覆乾坤的伟力。然而,此刻他的心神,他那历经两世轮回、本应坚不可摧的神魂核心,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、源自生命本源的倦怠。这种感觉异常陌生,并非力量枯竭,而更像是一台运算诸天法则的超级计算机,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,被强制连续处理了三个远超额定负载、且算法结构迥异的超大型项目,核心处理器(cpU)在极限运转后,散发出一种近乎烧灼的虚脱感,连带着整个“系统”都运行迟滞,亟待冷却。
林初颜的青涩而霸道,如同初生牛犊,莽撞却充满生机,带着不容置疑的占有欲。
古仙儿的炽热而疯狂,好似燎原烈火,要将一切都焚烧殆尽,融入她的骨血。
沐曦的清冷而执着,则如万载玄冰,看似寒冷彻骨,内里却蕴藏着焚尽一切的执念,以绝对的理性姿态,行着最极致之事。
每一位,都让他这位屹立于众生之巅的大帝强者,切身体验到了什么叫做“道高一尺,徒高一丈”。这并非力量层面的压制,而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,源于因果、责任与某种难以言喻羁绊的、让他这位师尊也束手无策的“被动”局面。
他缓缓抬起手,指间流淌着微弱的混沌气,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。那触感冰凉而细腻,属于大帝的肌肤完美无瑕。然而,在他的感知里,那里仿佛还清晰地烙印着沐曦离去之前,那带着一丝属于女帝转世的独特威严与对他这位“道侣”(至少在她此刻的认知中是)表现认可的轻吻。冰凉、柔软,却重若千钧,蕴含着轮回的印记。
“造孽啊……”
一声包含了无尽复杂情绪的长叹,从苏夜的唇齿间逸出,在空旷华丽的寝宫内低回盘旋,最终消散在沉香的氤氲里。他撑着身子,从柔软的云锦衾被中坐了起来。动作间,肌理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,却透着一股子意兴阑珊。
他感觉自己急需静一静。需要一点独处的时间,需要一杯能够涤荡心神、安抚那过度“运算”后遗症的灵茶,来好好压一压这接连不断的“惊”。
赤着双足,踩在冰凉如水的万年寒玉地板上,细腻的纹理透过脚底传来一丝清心凝神的凉意。月华透过雕刻着繁复阵法的窗纱,筛落一地清辉,将他修长挺拔的身影投映在光洁的地面,拉出一道被无限延长、显得格外孤独而萧索的影子。
他走到以混沌石打造的桌案边,提起那柄通体莹润、由整块万年温玉精心雕琢而成的茶壶,壶身自动流转着温和的灵力,保持着他最喜爱的“雪顶灵雾”茶的最佳温度。给自己缓缓斟了一杯。茶汤呈澄澈的碧色,氤氲的雾气升腾,带着清冽的草木芬芳与浓郁天地精华。他端起来,凑近唇边,轻轻啜饮一口。
温热的茶汤滑入喉中,化作一股精纯温和的暖流,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,滋养着略微疲乏的经脉,更有一股清心凝神的力量直冲识海,试图抚平那翻腾不休的杂念。源自神魂深处的那股奇异倦怠感,总算被这灵茶的力量冲淡了几分,让他混沌的思绪清明了一瞬。
几乎是下意识地,他那浩瀚如星海的神念再次无声无息地铺陈开来,如同无形的涟漪,温柔而迅速地扫过青云宗的核心区域。首先是丹房,四徒弟楚灵儿依旧像个不谙世事、快乐无忧的小精灵,围着那尊吞吐着氤氲霞光的八卦丹炉转来转去,小手时不时打出几道控火法诀,嘴里哼着不成调却充满欢快气息的小曲,对宗门深处师尊寝宫内发生的“惊涛骇浪”一无所知。随后是后山灵兽苑旁的精致洞府,五徒弟涂山雅雅毫无形象地蜷缩在柔软的灵狐绒毯里,睡得正香,毛茸茸的雪白狐狸尾巴无意识地动了动,把自己裹得更紧了,像是一个超大号的白色糯米团子。睡梦中,她似乎梦到了什么极品灵果或是美味佳肴,还砸吧砸吧嫣红的小嘴,发出细微的呓语。
“还好,还好……”
将这“岁月静好”的画面收入心底,苏夜喃喃自语,紧绷的心弦松弛了些许,心中那块自沐曦“悟道”以来就一直悬着的大石,总算暂时落了地。他轻轻晃动着手中的温玉茶杯,看着碧绿的茶汤在杯中荡漾出细密的涟漪。
“总算还有两个省心的、正常的徒弟。”他自我安慰着,语气中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,“虽然一个痴迷炼丹偶尔炸炉,一个贪睡好吃略显惫懒,但至少……心思单纯,不会整出这些让为师道心震颤的幺蛾子。我这青云宗宗主,当得还不算太失败,道统传承,尚存希望。”
他端着茶杯,信步走到那扇巨大的、镶嵌着月光琉璃的雕花窗前,打算推开窗户,让夜间的清冷空气彻底驱散寝宫内那令人心绪不宁的暧昧暖意,也让自己被接连冲击的心神彻底清醒过来。
然而,就在他伸手,指尖即将触碰到那冰凉窗棂的那一刻。
他的动作,毫无征兆地僵住了。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咒,连呼吸都在刹那间停滞。
他的瞳孔,在月华映照下,骤然收缩如针尖!
只见清冷皎洁的月色下,庭院中央,那株千年悟道古树旁,一道绝美的身影,正静静地伫立在那里。月光如水,倾泻在她身上,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圣洁的银纱。
她没有离去。
她,一直都在。
那身象征着轮回法则、华美圣洁的轮回仙裙,随着夜风轻轻拂动,裙摆上以大道金线绣制的无数玄奥轮回符文,在月光下若隐若现,流转着神秘而深邃的光辉,与她周身自然散发的清冷道韵交织共鸣。
不是去而复返的沐曦,又是何人?
她就那样站着,如同月下谪仙,遗世独立,清冷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窗棂,正静静地落在他的身上。
“你……怎么还没走?”
苏夜的声音,不受控制地带上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与细微的颤抖。一股寒意,顺着脊椎悄然爬升,瞬间席卷全身。难道……刚才那长达数个时辰的“传道授业解惑”,那被他定义为“课后辅导”的深入交流,并非结束?
一个极其不妙、甚至让他这位大帝都感到一丝惊悚的念头,如同疯长的野草,在他心中疯狂滋生蔓延。
窗外的沐曦,似乎感应到了他的注视与疑问。她缓缓抬起头,那张清丽绝伦、不染丝毫凡俗尘埃的脸庞完全沐浴在月光下,那双清冷如万古寒星、深邃似轮回之渊的凤眸,穿透了空间的距离,静静地、毫无避讳地看着苏夜。
这一次,她的眼神与之前任何一次都截然不同。
如果说之前的她,眼中是对探索大道真相、打破境界壁垒的纯粹渴望与执着,带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绝。
那么此刻的她,眼中则多了一种更为复杂的东西——那是一种探索,一种审视,一种……带着研究意味的专注。就像是一位站在某个领域巅峰的绝顶学者,刚刚完成了一项堪称伟大的实验,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、验证了猜想的成果,身心俱疲,却在整理数据时,意外地发现了新的、更加深奥、更加吸引人的课题,从而焕发出新一轮的研究热情。
“师尊。”
沐曦朱唇轻启,声音依旧如冰击玉磐,清冷悦耳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、基于“学术探讨”的肯定语气。
“弟子,还有一事不明,想请师尊解惑。”
苏夜的心,猛地往下一沉,咯噔一下,仿佛坠入了无底寒渊。
他看着庭院中那道清冷如月的身影,再看看身后那尚且残留着之前“论道”气息的宽大床榻,一股难以言喻的虚弱感混合着“大事不妙”的预感,瞬间攫住了他。他有种强烈的、不顾大帝颜面、立刻撕裂空间、逃到九霄云外去的冲动。
“……说。”
他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,才从紧咬的牙缝里,艰难无比地挤出了这个字。端着茶杯的手指,因为用力而指节微微泛白。
得到师尊的许可,沐曦莲步轻移,却没有走向寝宫正门。她的身影在原地微微一晃,仿佛融入了月光之中,下一刻,便如一道无声无息的幻影,悄无声息地直接跨越了空间的距离,出现在了寝宫之内,苏夜的面前。
两人相距,不过三尺。
那股熟悉的、混合着轮回道韵与她自身清冷体香的独特幽香,瞬间变得更加清晰、更加浓郁,如同无形的丝线,缠绵而霸道地萦绕在苏夜的鼻尖,钻入他的肺腑,撩拨着他本就未能完全平复的心绪。
“师尊。”
沐曦的目光,再次落在了苏夜的身上,眼神专注而认真,剔除了所有杂念,纯粹得如同在观摩一卷无上道经。她的视线仿佛具有穿透力,要将他从外到内,从肉身到本源,都剖析得清清楚楚。
“弟子方才在门外,并未即刻离去,而是借此静谧,仔细回味与体悟了方才‘本源道体共鸣之法’的玄妙与细节。”
“弟子发现,此法……其功效与运作机理,似乎并不仅仅局限于最初所言的‘助弟子破境’。”
苏夜眼角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,眉心都在隐隐抽动。
来了!
她来了!
她带着她那超越常理的悟性、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以及她那可怕的“阅读理解”能力走来了!
“哦?”
苏夜强自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,努力维持着面部肌肉的稳定,故作镇定地再次端起手中的温玉茶杯,送到唇边,轻轻抿了一口那已然微凉的灵茶,试图借助这个动作,掩饰自己内心深处翻涌的心虚与无力。茶水的清苦味在口中蔓延,却压不住那抹苦涩。
“你……对此有何高见?”
他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,带着一丝鼓励后辈阐述观点的师尊风范,尽管内心已经在疯狂呐喊“求你别再悟了!”。
沐曦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推演与发现之中,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家师尊那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活动,以及那试图隐藏的窘迫。她此刻,心神完全被那新发现的“大道规律”所占据。
“回禀师尊,弟子仔细复盘整个过程。此法第一次施展时,其势恢弘磅礴,是以师尊您那无上至高的混沌本源,以一种近乎蛮横而精妙的姿态,强行冲开弟子体内顽固的境界壁垒与道则枷锁。其过程,如九天星河倒卷,如大江决堤,一泻千里,势不可挡,确实霸道绝伦,符合‘破’之真意。”
她的总结,精准、到位,甚至带着一种学术报告般的严谨,将苏夜最初那带着几分挽回颜面性质的“莽撞”行为,硬生生拔高到了大道运用的层面。
“但是……”
她话锋一转,柳眉微蹙,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思考,凤眸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。
“弟子以轮回道心内视己身,亦发现,这种方式虽然迅猛高效,直指核心,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巨大的境界飞跃,无可否认其神效。然而,福兮祸所伏,此等霸道方式,却也导致暴涨后的新生道基与力量,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、寻常修士乃至寻常仙神都绝难察觉的……虚浮之感。”
“虽然,在最后阶段,师尊您似乎察觉到了此点,并以一股无比柔和绵长、充满生机的混沌之力,为弟子反复梳理、初步夯实了道基,显露出师尊思虑之周全,对弟子爱护之深。但弟子以为,此种事后弥补,终究不如……在突破过程中便由内而外、自然衍生的那般圆融无暇,完美自洽。”
苏夜闻言,心中再次凛然。端着茶杯的手,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。
不愧是身负轮回印记、曾登临绝巅的女帝转世!
这等洞察入微的眼力,这等直指本源、窥见瑕疵的恐怖悟性,简直骇人听闻!他当时为了保住颜面,后续确实动用了几分温和的本源力量去安抚和稳固她的境界,那点小心思、小动作,自以为做得隐秘,竟然在事后被她以这种“学术研究”的态度,看得一清二楚,分析得明明白白!
“所以呢?”
苏夜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,玉杯与混沌石桌面接触,发出清脆的“叮”的一声。他脸上的表情不得不变得严肃起来,努力摆出倾听弟子汇报修行心得、并准备给予指导的师尊姿态。他倒要听听,自己这个思维异于常人的三徒弟,从这“瑕疵”之中,究竟又能推演出什么惊世骇俗、让他更难收场的“全新理论”。
沐曦的凤眸之中,那智慧与明悟的光芒愈发明亮,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。她似乎已经抓住了那冥冥中的一线灵光,即将完成一个重要的理论构建。
“所以,弟子斗胆猜测,师尊您所传的这无上法门——‘本源道体共鸣之法’,其精妙与完整,绝非仅止于第一重境界!”
她的声音略微提高,带着一种发现真理的笃定与激动,尽管面色依旧清冷。
“这第一重,当为‘破’之境!主旨在于以雷霆万钧、刚猛无俦之力,摧枯拉朽,破开修行路上的一切桎梏与壁垒,乃是进取之道,锋芒毕露!”
“而此法,理应存在更为深奥玄妙的第二重境界!”
她的话语掷地有声,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,在寝宫内回荡。
“这第二重,应为‘立’之境!主旨在于以春风化雨、绵长温润之力,如水滴石穿,反复淬炼,周而复始,将那因‘破’而产生的、细微的道基虚浮之处,彻底打磨得混元一体,坚固无比,直至完美无瑕,再无丝毫瑕疵!”
“一破一立,一张一弛,一刚一柔,一阳一阴!破是立之始,立是破之终!如此循环往复,互为补充,方符合天地阴阳之大道,方是通往无上道途的完美之境!”
她终于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推论,清冷的脸颊上,因为这番触及大道本源的领悟,而泛起一丝极淡的、却真实存在的红晕,那是道心激荡的外在表现。她目光灼灼地看向苏夜,等待着师尊的评判与肯定。
苏夜听完这番逻辑严密、层层递进、甚至隐隐自成体系的“高论”,彻底呆立当场,如同被一道无形的混沌神雷劈中了天灵盖,神魂都为之震颤。
他张了张嘴,喉咙里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般,半天发不出任何一个音节。
好家伙!
我直呼好家伙!
苏夜内心已是万马奔腾,波涛汹涌。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教导徒弟,而是在亲身参与一场关于“论脑补能力的重要性”的现场教学。他就是那个信口开河、随口胡诌了一个听起来高大上功法名字的始作俑者,而他的好徒弟沐曦,不仅毫无保留地相信了,居然还凭借其逆天的悟性和女帝级别的见识,硬生生给这个莫须有的功法,开发出了听起来像模像样的第二重境界?甚至连“破立”、“张弛”、“阴阳”这套完整而自洽的理论体系都给补充完善了?
这……这已经不是举一反三了,这是无中生有,凭空造法啊!
你怎么不去混沌海深处自己开宗立派,当一派祖师爷啊!绝对门徒无数,道统昌盛!
苏夜感觉自己的世界观、师尊观,乃至对“悟性”二字的理解,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、猛烈而持续的冲击。
他看着眼前这个神情肃穆、眼神清澈、一脸“我悟了”、“求师尊印证”表情的绝美徒弟,心中那个关于“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”的念头,再次无比清晰地浮现出来。
而沐曦,显然是在这条线的两边反复横跳,且跳得十分欢快。